中国网购网 - 网购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金融风险提示官开讲|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王茜:网络购物诈骗这类人最易上当
N.biz | 商业搜索

金融风险提示官开讲|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王茜:网络购物诈骗这类人最易上当

信息来源:zgwgw.com   时间: 2024-11-11  浏览次数:46

  编者按:

 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及金融创新活动的不断涌现,金融风险无处不在,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。与此同时,金融活动高速发展与市民的金融风险知识不足,导致金融陷阱频现。在此背景下,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,要系统防范化解金融等各领域风险。这为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。近日,东莞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南方日报、南方+客户端推出《金融风险提示官》专题报道,为公众作风险提醒。

  金融风险提示官个人档案:

  王茜,经济学博士,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,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金融和数字经济。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广东省委政研室、省发改委、工信厅等政府部门和国开行、人保集团等大型企业委托项目十余项,参编书籍和蓝皮书写作多部。

  全年龄段易陷入网络购物诈骗

  南方日报、南方+:在现实生活中,你认为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类型的金融风险陷阱当中?哪些人群容易陷入其中?

  王茜:不同人生阶段的消费者容易陷入的金融风险具有差异化特征。中小学生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易陷入游戏贷风险。在校大学生易陷入消费贷、兼职押金、网络刷单风险;找工作阶段的大学生易陷入就业招聘、培训贷、房租贷等风险。中年单身人群易陷入“杀猪盘”、美容贷等征婚交友骗局;中年男性群体易陷入彩票预测、炒股私募基金暴富等骗局。老年人群易陷入虚假中奖、冒充亲友诈骗。网络购物诈骗则是全年龄段均容易陷入的金融风险。

  意识和行动着手避免陷入金融陷阱

  南方日报、南方+:具体而言,消费者该如何避免金融陷阱?提升消费者的金融防范意识存在哪些工作挑战?

  王茜:可从意识和行动两方面着手避免陷入金融陷阱。意识方面,树立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的意识,在内心设置“转账”“密码”“公检法”“中奖”“押金”“超高收益率”等关键词,在电话、短信中听到或看到类似关键词信息的,立刻提高警惕。行动方面,量入为出、避免超前消费;从正规金融机构或平台(支付宝、微粒贷)获取资金暂时周转和购买金融产品;关注官方公众号及时了解诈骗手段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;不要随意点开陌生链接、不要随意向陌生账号转账、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漏金钱相关信息。

  挑战有两个方面,一是宣传素材来源于现实,故滞后于现实;二是常规宣传存在固有缺陷:常规线上宣传手段难以触及不常上网的老年群体、难以吸引青少年群体关注;线下宣传手段欠缺时效性,影响宣传效果。

  从消费端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

  南方日报、南方+:提高消费者的金融风险意思,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怎样的意义?

  王茜:提高消费者的金融风险意识,有助于减少消费者资金损失带来的消费摩擦、帮助消费者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性投资意识,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更有效的利用三地金融市场、选择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,从消费端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、推动跨境消费金融产品创新,繁荣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消费市场。

  多方联合织就多元风险防范网络

  南方日报、南方+:放眼全国、全球,哪些区域、国家的推动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工作值得推广的举措?

  王茜:以“立法先行、政府推动、公司合作、行业联合、社会参与、共同治理”为思路,织就多元风险防范网络。以美国老年人防骗为例。通过《终身教育法》(1976年)、《老年人法》(1965年)、《禁止歧视老年人法》(1975年)等确保老年人终身受教育权利,成立“老龄教育委员会”来管理老年教育,做到预防为先;依据《多德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》(2011年)在美国联储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,并单设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,专门负责62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金融消费保护,针对老年人容易遭受到的金融风险进行提示和帮助。

  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除编制《老年人智慧理财防骗指南》以外,还与非盈利组织、金融机构、老年人司法协调委员会成员等众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,共同为老年人提供防范金融诈骗的服务。如开发老年人智慧理财智能学习模块,训练老年人如何防止金融盘剥和欺诈;设立服务中心,专为老年人服务等。

  综合而言,即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;形式多样、注重实效;中心下沉、关口前移。

  【记者】叶永茵

  【作者】 叶永茵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网购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