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(9月3日)晚上
喜茶上海一门店
被曝光店员拿错饮料给顾客喝
导致顾客喝下后入院洗胃
相关话题
冲上热搜第一!

相关报道引发关注。随后,昨天(9月3日)20点20分,喜茶致歉,称上海一门店员工操作失误将陈列道具拿给顾客陈女士,对于给陈女士带来的不适和痛苦的经历,郑重道歉。目前,喜茶已在全国所有门店下架同款陈列道具。
全文如下

8月29日16时11分,
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
下单了一瓶双炸杨桃油柑
和一杯烤黑糖波波牛乳茶,
大约16时37分左右陈女士到达该门店取茶。
“牛乳茶我是在专门的取茶窗口取的,但双炸杨桃柚柑被店员告知要去店内柜台取。”陈女士告诉记者,由于在该商场6楼的电影院购买了16时45分的电影票,从柜台店员那里拿到装在袋子里的饮料后,她顺手将它取出塞进了随身的包内,便匆忙上楼与朋友会合。
大约在17点左右,陈女士一边观影一边打开那瓶双炸杨桃油柑,当她毫无防备用吸管喝了一口后,一股厚重的油脂感充满了整个口腔。
因为是第一次购买该产品,
陈女士以为它可能就是“油油”的,
她又用吸管搅拌了一下,
并用吸管警惕地又吸了一口,
结果还是一样的口感,
陈女士当即将嘴里剩余的“饮料”吐回吸管。
在借着影院微弱的灯光查看产品后陈女士发现瓶身上竟然贴着“样品”字样。

陈女士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喜茶,
搞清楚瓶子里到底装了什么。
在陈女士提供的一段视频里,
记者看到,喜茶店员承认此为样品非食物。
前后三次提供的样品成分不同?
到底洗不洗胃?反复折腾
陈女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期间,喜茶店员一直无法提供样品成分。后来在问诊时,喜茶店员终于打通了供应商电话,口头转述样品内液体是“正乙烷”且无毒。急诊医生认为,由于无法明确样品成分,不能确认成分是否有毒,建议洗胃。

当陈女士准备洗胃时清创室内的医生建议先喝水催吐。催吐期间,喜茶方面表示拿到了供应商发来的报告样品的液体成分,是“正己烷”。陈女士猜测之前的“正乙烷”,应是店员将“正己烷”误读为“正乙烷”。

通过查询“正己烷”也是具有毒性的,而急诊医生则表示凭单页无指向性报告无法确认液体成分,为了安全起见,仍建议洗胃。

食品安全无小事!
尤其是一些新兴网红餐饮店
更要注重安全
才能长久发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