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买苹果手机收到苹果味酸酸乳事件的真相来了: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发布通报称,经侦查,2月28日21时许,警方将租住在肥东县撮镇某小区的犯罪嫌疑人龚某某抓获。据其交代,2月6日至2月18日期间,经他人介绍,其往返合肥、上海两地运输货物,在此期间,趁机打开快递包裹,实施盗窃。为防止被发现,将自己平时喝的酸酸乳饮品放入原本装手机的快递包裹中。
手机“变”饮料,是运输司机干的、网购商品丢失于物流环节,网络商家、快递企业和快递员等等,终被洗清。一个小偷,制造了一起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,把各方都给搅得挺难受,问题不是小偷多厉害,而是此事触到了网购消费者的安全感。网购上万元的手机,打开一看竟是盒饮料,不免会吓到很多网购者:今后还敢在网上淘贵重物品吗?
但结局告诉大家,网购还是靠谱的。发错了或遭遇商品被调包,固然堵心,但只要最终都会有说法,问题也不大。实际上,这就是一桩普通的盗窃案。如果说,目前社会还无法消灭盗窃问题,盗窃发生在快递环节也是没法避免的。就此来说,“万元手机变饮料”这个事虽说比较玄幻,却也不必过度解读,这与“品牌形象”、“旗舰店”等等应该没有什么关系。
当然了,相关方面在服务与责任担当上的表现,也并非无可挑剔。按理说,消费者是向苹果公司购买的手机,作为卖家它就该为消费者未收到实物负责,而其间不管是发生了遗失、调包或损坏,都与消费者没有一毛钱的关系;换句话说,消费者只有收货的权利,没有其他义务,而商家对网购商品的完好交付则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,其间发生任何问题,都是商家与物流、快递企业之间的事。
按理说,苹果公司理应在第一时间给消费者承诺、把责任担过来,给消费者吃定心丸。而当时苹果客服回应消费者说:“我这边会尽一切努力尽快帮您确认到底是什么情况,然后能给您什么方案,我能答应您我尽一切努力加快这个速度,但是您说要多久这个真的不好确认,因为我们所有的部门都要确认清楚。跟您实在点说,比方工厂那边有没有问题,包装的时候所有这些环节我们都要去确认。”
苹果官方的态度也算积极、不推卸,但并不完美:解决方案,不该是等到“确认到底是什么情况”,因为不管什么情况,都与消费者无关;而如果货物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,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商家的事,商家的调查和处理就不是“帮您”。
再看快递过程,贵重物品未履行客户当面签收的操作实在不规范。涉事快递员当然应该受到处罚,但企业方面应该重视管理上暴露的薄弱与漏洞问题。
此事件最大的“梗”还是,物流司机竟是由小偷“充当”的。或许,偷窃事件未发生之前还不能跟人家叫“小偷”,但这个小偷却是有“偷盗史”的,警方通报称其曾因盗窃被判刑。这一情况,让很多网友想不通:怎么可以让有盗窃前科者当物流司机?通报称,嫌疑人经他人介绍,往返合肥、上海两地运输货物。而“他人介绍”恐怕是跟正规招聘不一样。而不管怎么说,快递物流环节的运输司机的选用,不该是个粗糙的事。
当然了,小偷刑满释放后,也得让人有饭吃,现在也没有刑释人员不能当物流司机的规定,但相关企业在监管防范上显然还有需要完善之处。
作者:马涤明
投稿邮箱:qilupinglun@sin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