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网购网 - 网购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热点来了!综合资讯赛场“拼内功”
9.biz | 商业搜索

热点来了!综合资讯赛场“拼内功”

信息来源:zgwgw.com   时间: 2019-02-12  浏览次数:38

  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朱广权曾讲过一个段子:

  “地球不爆炸,我们不放假,宇宙不重启,我们不休息,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,没有四季,只有两季,你看就是旺季,你换台就是淡季。”

  这句话绝对不是段子,而是新闻人的真实写照。还有人补刀:“地球爆炸了也不放假,因为你们还要报道爆炸现场。”

  对于媒体人来说,就算在休息时间,脑袋里也会绷着一根弦,生怕漏掉什么重大消息。为了“抢独家”、“发头条”,一刻不停的刷手机、看新闻。

 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,抓热点、勤借势,文章很容易就能十万加,甚至一炮而红。但是,热点不是你想追就能追的,除了速度快,还要稳准狠。

  热点借势,少不了海报。一张图配几个文字,往往能取得奇效,有时候甚至不用配字,就迅速引爆舆论。说到这儿,一般人都会想到杜蕾斯,但其实新闻届也是人才济济。

  在这一点上,老牌门户出身的新浪、腾讯、网易旗下的新闻团队一直是业界标杆。看看热点来了,他们都怎么做?

  比如金庸先生逝世,新浪新闻客户端拿到消息后,迅速响应并作出热点海报:

  图中一卷《神雕侠侣》,一句“江湖路远,就此别过”,几行字的快讯,直切事件的核心,容易引发读者共鸣。

  当然,海报的作用是求快,但这还不够,新浪新闻客户端还会为热点要闻设立专题报道,全方面追踪,以还原热点全貌为原则。

  2018年迄今为止,新浪新闻客户端已经完成了约400个专题的搭建,平均每天都有1-2个专题产出。热点海报更是层出不穷,每一幅都创意十足:

  领略完新浪的风采,再来看看网易。最近一篇《谁逼腾讯自我革命?》在朋友圈刷屏,一看发现出自网易科技旗下的『后厂村7号』栏目,不仅文章有深度,一张海报更是画龙点睛:

  焦虑的腾讯,举起了手中的“鞭子”,与文章最后的“自助者,天助之”相呼应。

  腾讯的《深网》栏目,也是追踪热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,文章中也会插入海报。为了便于传播,量身打造公众号题图,提升推送效果,拓展品牌认知度。

  追不完的热点,写不尽的新闻。新浪、腾讯、网易在海报这点上,展现出了专业化内容运营能力,值得媒体人借鉴学习。

  但是,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,作为一个吃瓜群众,如何才能将热点新闻一网打尽呢?热点来了该上哪个资讯APP?

  先来了解下几大综合资讯类客户端的特点,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。

  第一类,以内容分发为核心的平台,依靠智能算法推送信息,平台只负责审核,不参与编辑。如:今日头条,百度新闻,一点资讯,趣头条等。

  此类平台崇尚“算法至上”,通过补贴吸引内容创作者,在热点报道上主要取决于第三方,平台自身一般不主动参与生产内容。

  此类平台的特点如下:

  △ 今日头条:主张个性化阅读资讯,没有编辑团队,只设立审核部门,完全基于算法推荐内容,根据用户兴趣提供不同内容。平台用户活跃度高,目前自媒体入驻量庞大。

  在热点报道上,今日头条APP上有频道滚动推送,原创内容相对丰富、观点多,但用户群较为复杂,内容质量参差不齐。

  △ 百度新闻:主要得益于百度搜索引擎,占据了国内多数用户的搜索窗口。资讯内容由百家号导入,通过算法推送到各个渠道,现与人民号打通,部分内容可分发到人民日报APP。

  百度设立有热点要闻专栏,承诺不含任何人工编辑成分,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新闻热点,当然在内容质量上,百度也无法保证。

  △ 一点资讯:主打兴趣搜索+个性化订阅,也会为用户智能推送个性化内容。一点资讯通过与国内几大主流手机厂商绑定安装,用户覆盖面较广,平台与凤凰新闻打通。

  一点资讯设有热门搜索和主题广场,可推送热点、爆炸性新闻,信息偏碎片化,事件的追踪报道能力较差。

  △ 趣头条:同样依靠大数据算法为用户推荐内容,设立有积分体系玩法。内容方面目前还比较薄弱,正面向自媒体邀请入驻。

  第二类,以内容为核心的平台自产内容,基本上是由传统媒体和门户转型的融媒体平台,在引入UGC和PGC后,依然保留了独立的内容中心和编辑团队。

  此类包括腾讯新闻、网易新闻、新浪新闻、搜狐和凤凰等。平台一般采用“算法+人工”的推荐机制,内容质量相对第一类更精品化、权威化。

  分别来看也各有差异:

  ○ 腾讯新闻:几乎是“长在”微信里,依托于微信平台的用户黏性,可以实现高效触达。除了自媒体和机构媒体入驻外,拥有自己独立的内容。

  腾讯新闻旗下打造了多个优质热点栏目,在追踪热点事件,内容较严谨, 《一线》主攻速度,《深网》主打深度报道。

  ○ 网易新闻:属于重度运营驱动型平台,内容来源网易官方各频道、入驻的网易号 KOL 运营、品牌推广等。旗下打造了《后厂村7号》原创栏目,追踪科技热点。

  网易新闻以跟帖文化为特色,用户UGC能力强,但也有弊端,有时过激的言论充斥着整个社区。每月还会联合优质的网易号策划 1-2 次 " 态度热点日 "线下活动。

  ○ 新浪新闻客户端:从传统门户媒体转型的同时,延续了精细化内容运营的模式。在移动时代也依然是背靠垂直频道的专业能力,有专业编辑推荐的内容,旗下有《新浪会客厅》、《娱乐早点爆》等优质热点栏目。

  在热点报道上,除了上述的垂直专业能力,新浪的优势还在于与微博打通,凭借人机协同监控、鹰眼系统等,具备快速的热点发掘和整合能力。设立有要闻频道,还有专题栏目,为用户梳理、呈现事件全貌。

  ○ 搜狐新闻:在顺应时代引入第三方内容创作者之外,内部成立了不同垂直频道的内容中心,有独立的原创内容团队。在热点报道方面,搜狐打造了“先知道”频道,第一时间让用户了解的社会热点动态。

  简单总结一下,第一类资讯平台是注重产品打磨,在算法上不断优化,争取称为用户消磨时间的“黑洞”;第二类是严苛对待内容,注重新闻品质,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阅读。

  对于用户来说,想要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一个热点事件,明显第二类资讯APP更适合,其中首推新浪新闻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1、在搜集热点线索方面,新浪有天然优势。众所周知,微博是很多热点事件的发源地,新浪的“鹰眼系统”可以抓取微博上热门资讯,识别、预判热点的发生,在第一时间呈现给用户。

  2、同一个热点新闻,新浪新闻客户端的报道形式更丰富。这主要体现在内容呈现的方式上,新浪新闻客户端除了推出常规内容外,还有H5、海报、视频、图解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策划,总有一款适合你。

  3、对待热点新闻的态度,新浪新闻客户端更加专业。自媒体时代,热点事件传播的很快,但总有人添油加醋、煽风点火。新浪新闻客户端则在要闻频道上线了媒体观点Card,帮助用户了解多方观点,核查热点事实来源、探寻真相。

  当热点来了,不仅是媒体人不得闲,吃瓜群众选择多,对于综合资讯客户端来说,也是一种考验,用户为本、内容为王,是为不变的追求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媒体训练营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网购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