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 掌中九江—浔阳晚报
在电商已经很普遍的年代,取快递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。尤其在“双十一、双十二”大战过去不久,快递行业正从急速火爆的状态下回归平静。然而近日,九江男子张先生却莫名接到一通快递送达电话,在近期没有任何网购经历的情况下莫名收到快递,让张先生如坠云雾之中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)
莫名接到快递员电话
近日,市民张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,电话里的人自称是快递员,并熟练地表述:“张先生你有一个快递包裹,请来接收。”张先生说:“我没有网银和淘宝,家里网购的东西是太太买的,怎么会突然收到包裹?我就打电话问太太,她说近期也没有网购,所以不知道是谁寄东西过来。”
突如其来的快递电话让张先生如坠云雾之中,他猜测是外地的亲朋给自己寄了东西而没有告知,于是便拨了快递电话。张先生说:“我问他包裹寄到什么地方了,我来签收。快递员说在丁家厂二支巷,虽然这也是九江的地名,但跟我几乎没有交集,快递怎么会送到那个地方,然后快递员的一句话让我更加疑惑,该快递员很随意地说,这是个空包裹,我随即表示拒签。”
虽然拒签了包裹,但莫名收到空包裹的经历还是让张先生疑惑不已。“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个恶作剧,挺无聊的,也没当回事。”张先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,后来在同事的提醒下,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信息可能被泄露了。“空盒子也就算了,如果以后寄点什么恶心或危险的东西过来怎么办?”张先生想到这,不自觉地后怕。
卖家刷单刷信誉产生“空包”
不甘心此事不了了之的张先生只得追问给他派件的快递员,在张先生地追问下,该快递员表示:“空包裹时常会出现,大多是一些店家为了刷单发的空包,您签收完扔了就行,不必理会,也不用承担什么后果。”而对于张先生的信息卖家是怎么知道的,该快递员则表示“那就真不清楚了”。
浔阳晚报记者调查发现,有过这样经历的人的确不在少数。“有时收到空包,有时收到包裹只有几张废纸。听说都是卖家为了刷单、刷信誉的。”网购达人吴女士有过好几次收空包的经历后,已经很“懂行”,她表示,收到空包本身不会对自己产生太大的影响,主要是担心正在“裸奔”的个人信息。
为了回忆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,张先生回忆了好久,最终他想起今年9月曾在一款名为“有毒”的手机APP上购买了茶杯。张先生说:“这是我今年唯一的网购经历,因为这个平台只要微信就可以直接支付很方便,没想到唯一的一次经历,就把个人信息给出卖了。”随后,张先生找到该款APP客服讨要说法,但至今也没有回复。
一位淘宝卖家也告诉浔阳晚报记者,现在网店竞争激烈,消费者通常会选择购买那些销量高、信誉度高、好评率高的网店购买商品,刷单、刷信誉也就是为了这个。以前,淘宝店主可以找人在后台刷刷数据,但现在对此越查越严,需要真实的快递单号,而寄空包裹则是获得快递单号成本最低廉的方式。据了解,邮寄一个空包裹的成本只需要几元,而且交易信息的真实性高,不易被发现。一旦制造出“销量高、好评如潮”的假象,吸引而来的真实购买者带来的效益却很诱人,对卖家来说很划算。有些不良店家会通过快递公司或者专门的“快递空包”网办理“空包刷单、刷信誉”业务,而这也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“秘密”。
快递行业莫沦为“帮凶”
“快递空包”已然存在,而各大快递公司对此又作何看法?为此,浔阳晚报记者采访了市区多个快递站。但遗憾的是,所有快递站对此都三缄其口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空包快递除了能给卖家带来红火的销售量外,快递公司也能拿到实实在在的利润。尤其现在快递公司那么多,竞争激烈,一些小型快递公司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,接空单也不失为谋生的“良策”。在利益的驱使下,快递行业正沦为网购市场乱象的“帮凶”。
除此之外,张先生的经历还提示我们,手机上各类网购APP层出不穷,市民不要随意在网购平台购买商品,尤其在岁末年初之际,你的个人信息,很可能在一次网购中被出卖,成为不法商人利用的工具。
(记者 高明磊)
责任编辑:王嘉琪